如用桔梗汤止汗退邪,必加凉药于中,免斑出黄生之患,此谓无伐天和也。痰逆恶寒,橘皮汤。
面如锦纹者,阳毒也。病瘥后发热者,曰遗热。
其或恶寒蜷卧,烦躁下利,不知人,皆为恶候,故曰逆也。小柴胡专主往来寒热,寒多者,加桂;热多者,加大黄,是其大法也。
太阳病,心烦自汗,小便数者,不可与桂枝汤,宜芍药甘草汤。大抵热入于胃,水涸粪燥,必发谵语,为实也。
百合,宜加麻、连。阳明病,渴欲漱水不咽者必衄,黄芩芍药汤。
张氏所谓桂枝下咽,阳盛则毙,正恐阳盛入内,而误以桂枝汗之,又安得而不死。舌上黄苔者,胃腑有邪热也,宜下之,调胃承气汤。